0%

2025年的年终总结里,我写到过去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是想清楚了一系列焦虑点后,2025可以以一种更加轻松的心态上路,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怎么调整才能够迎合这样的目标呢?

尝试着通过调整每天的精力分配来尝试达成这个目标,这里有几个得保证做好的事情:

  1. 工作依然是时长占比最高的部分,这里需要做的是如何提升每天的工作效率,以及如何减小工作对于生活的侵占
  2. 家庭的部分要保证,如果周中没有太多时间,最好能够保证每天能够看到孩子,周末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
  3. 运动需要提上议程,规律运动可以让自己的血清素升高,让自己的精神状态保持在高位
  4. 创造的时间需要能够挤出来,且这部分时间最好能够不受到外界打扰
  5. 保证有新技能提升的时间,最好是放在周末,去做一些想尝试但一直找不到时间去尝试的事情
阅读全文 »

2024年是五味杂陈的一年,外部环境是整体经济下行,各行各业都有肉眼可见的颓态,但观察自己所在的行业周边,AI又以一种要席卷一切的态势奔袭而来,一片欣欣向荣,种种迹象告诉自己世界正在走向一种长期割裂的稳态,这一年所经历的割裂感还有:

  • 越来越卷的职场和打工人对个人梦想追寻的割裂
  • 公司对于人能力模型的要求和自己理念的割裂
  • 资本市场上国内市场和美股市场的割裂
  • 逐渐打开的世界和自己的初心之间的割裂
  • AI的全新思维模式和传统做事思维模式的割裂

凡此种种,构成了这个神奇的2024年。但索性的是,生活还在向着不断更好的方向发展:老二逐渐长大,两个孩子可以嬉笑打闹,对大人的依赖逐渐减小,家里所有人都逐渐轻松了起来;也租到了更大的房子,搬进了心心念念的小区;工资收入的增长也迎来了峰值。也留下了各种各样家庭一起出游的照片,每个人都在变得更好的路上,幸福一直环绕在自己左右。

回到自己身上,这一年工作上的挑战很大,正式作为管理者展开的一年,逐渐地看到了公司的B面,也承担了更大更重要的方向,一点一点做出来业绩。自己想要的更好的产品正在逐渐大致成型,这一年也更多地在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终身能够追求什么,有了一些结论但还不终极,后文详细展开。

阅读全文 »

2019年初的时候,我从微信公开课回来,洋洋洒洒地写下的我的人生地图规划,那一年还不到30岁,如今已经来到了不尴不尬的35岁时间点上。这五年是人生巨变的五年,也是心境发生很大变化的五年,在这五年的实践中,人生地图逐渐清晰了起来,也逐渐地有了需要修正的地方,这里就再说说这些感悟。

目标执行情况

先说做得好的:

  • 一说财务,这是执行得最好的part,严格区分了短期和长期的钱,把长期的钱尽量转化成优质资产,锻炼了自己识别优质资产的能力,从二级市场的反馈来看也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 二说生活,目前已经处于人生第一阶段的尾巴上了,基本在一线城市有了比较好的生活水平,离安家只是一步之遥,也布局了从大本营出发去体验更多人生的计划
  • 三说职业,坚持职场本质是公司花钱让你来锻炼和培养技能的,努力做自己喜欢&有价值的事情,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五年来换了两个环境去体验,在职场中升级的速度也符合预期。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

  • 职场之外的八小时并没有有效突破,之前说职场外的八小时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时间,但并没有展示出成果。
  • 学习和成长不够,往往会遇到一些事情触碰到自己的能力天花板,像是沟通、与人相处、有冲突、语言问题、思考速度等等,在这些问题上的突破性小于预期。
  • 还是时常茫然不知所措,不确定未来和人生要做的事情,没有当初那么坚定了,这一方面和大环境没有那么乐观有关系,另一方面自己内心的充实感确实没那么饱满了。
阅读全文 »

最近翻出来了两段话,都是之前的自己写的(会记录是一件多重要的事情啊),一段是当时找产品经理这份工作时写下的:

关于为什么会选择PM。其实自己对于将来做什么工作也有过一段迷茫期,尤其是到研究生以后,我的方法是:“去尝试可能的选项吧!”排除法有时候也是一个很棒的方法。当时摆在我面前的应该有三个选项:1. 读博,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2.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程序员。3.从事和管理有关的工作,转成非技术。本着排除法的原则,我先尝试把自己丢到纯科研环境下去push自己(研一暑期在中科院研究所的实习),发现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没办法从纯学术中找到乐趣,也找不到未来的方向。然后我机缘巧合做了一个网站系统开发项目,按理说我对这种偏前端和应用的事情会更感兴趣,可是一个学期过去,我发现当把自己丢进一个纯编码环境下,虽然用自己的小聪明克服各种困难会带来一点点成就感,但是我始终无法回答自己一个问题:等到自己码不动代码的时候何去何从呢?转管理么?那为何不一开始就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呢?

第二个确定自己方向的方法是,尝试着深入去了解一个领域。我利用看paper的间隙认真看过两本书:校友王坚(同时也是糗百的创始人)的《结网@改变世界的互联网产品经理》(腾讯系PM的代表),以及来自阿里系的苏杰写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两本书中对PM几乎是自传式的阐述让我觉得这就是我一直追寻的工作:巨大的学习进步空间,知识全面性要求,与各种有趣的人沟通,略带geek意味对新生事物的狂热。

阅读全文 »

2023年,是各方面都变化很大的年份,一方面,随着疫情的结束,又可以在全世界自由地走动了,世界不再是局限在小小的空间里,而是物理意义上的大世界了,另一方面,我们的家庭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伴随着随之而来的换房、雇阿姨等一系列变化,变化的生活中也给家庭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另外,还想不到的变化是,这一年工作竟然迎来了那么大的变化,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波峰波谷,所幸最后一切尘埃落定,是最好的结局。

流水账

一月

一月,迎来了疫情后的新世界,开始带着小牧牧重新转转,去了一个植物乐园,里面有各种植物,也有全世界各地微缩的景观,小牧牧说长大了都要去看看。一月过年,这个年因为等待着新生命的降临而继续在北京过,依旧是喜茶配年夜饭,也有足足的年味儿。

阅读全文 »

2022年踉踉跄跄地过去了,这一年过得太不真实了,无论是缠绕一年的疫情还是整个行业的泥沙俱下,无论是被锁在家里的无奈还是亲人离去的悲痛,都是这一年挥之不去的记忆,回过头来看,这些记忆仿佛都是灰黑色的,闪闪发光的彩色太少了。但生活却也还在滚滚向前,这一年还能有一份高薪的工作,妻子孩子生活还算顺遂,小牧牧也成功上了幼儿园,很快也会再有新生命的诞生,生活是立体的,你不能说好还是不好,但拥有的已经是有很多的幸福了。还是照例来过下这一年的流水账吧。

流水账

一月

2022的开始,以为世界在这一年会重新开始走向融合,歌舞升平的盛世会重现,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年过得如此迷茫和痛苦,这是后话。这个月开始的时候,找到网上推荐的亲子胜地,准备带着小牧牧多走走看看,于是先去了汽车博物馆,小孩对馆里展示的稀有车倒没有太多的感觉,反倒是游戏和玩具商店充满了兴趣,来回路上坐的地铁也让他兴奋很久,想来他也真的是幸福,3岁就坐上了地铁,他的老父亲一直到18岁才第一次坐上了地铁。月底,新一波的疫情突然而至了,至此开始了这一年和疫情的缠斗。

阅读全文 »

我一直觉得3-4年是一段职场比较合适的时间,原因在于太短的时间段往往都不够熟悉透这份工作的各种酸甜酷辣,而太长时间会让你对工作本身麻木,从而能力不再成长,当然后者也有特例,比我在上家公司的老板就属于这种呆很久但你还是能感觉他在成长的人,但大多数凡人大体都做不到。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很多公司期权的成熟期被设计成了四年,haha,这句是我瞎说的。

回想下之前工作比较顺利和成功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自己是幸运的,职场没有经历太hard的模式,即使有短暂的也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就调整掉了。主要的原因我总结下有三点:

  1. 一直有能力强又值得信赖的经理在罩着自己。一方面,他们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对事物有很好的判断;另一方面,他们在沟通、资源、预期管理等方向非常擅长,传递到自己这里就变成了方向也明确、资源也充足、光剩下往前冲这一件事情了,做出成绩理所应当。
  2. 一直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而避免自己的短处,我自己作为产品经理,最大的优势其实是三个:a. 懂技术,因此对技术依赖比较重的方向合作起来会很顺畅 b. 会钻研,如果有非常疑难的问题,我们会比较好地思考和给出答案 c. 涉猎广泛,对各种知识点和当前趋势都略懂一些,也因此会有很多的点子经常涌现出来,我自己也经常比较得意自己的这些灵光闪现的时刻。而从事的事情也正是能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的事情,另外正如1里所说,自己不善于沟通、争抢资源、推动不积极的毛病被很好的搭档给对冲掉了。
  3. 工作方向持续性较好,能够投入比较多精力在一个方向持续耕耘和收获。这个确实是比较幸运的,从2015年开始,一直在一个方向里探索,身边人几乎都换了方向,但自己把这个方向坚持着并幸运地越做越大,从最初的一个人扩展到一个中型的团队,成为业务里最闪亮的星。
阅读全文 »

每隔一段时间,会有间歇性地失去奋斗的动力而感到生活的迷茫,特别是生活的担子一点一点加重后尤其会觉得身心很累,但其实仔细想想当前的工作强度又不是很大,所以其实更多地是内在散发出来的累。

这种累是对自己的不满带来的,好像很忙,但又感觉对自己的成长无益,对于每一天的生活也缺少规划。

有点像:知道问题在哪里可是不愿意改,知道怎么做会更好可是不愿意做。

有点丧,外在归因下来是疫情的这几年让自己失去了平衡,以前还可以去旅行去和各种人见面聊天获得能量,但现在越发地封闭,仿佛过好自己的生活以及要费劲很大力气了,回去疫情前的生活里变成了奢侈的愿望。

但这个归因终究是外在的,身边成长型的人依旧在成长,可是好像自己停止不前了,最近总是听到一句话,如果你自己都感觉到成长停止了,那么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早晚会出问题的。

阅读全文 »

2022年4月7日,晴,是个明媚的春天,早上4点,我亲爱的外婆永远离开了我们,去到另一个世界了,那个世界没有病痛,没有这一世的痛苦,有的全是快乐的回忆和亲人的想念。

早上妈妈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虽然对于外婆的病有些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病情发展得这么快,前几天外婆只是吃不下东西胃口不好,但没想到这几天竟成了人生中最后的几天。手头的工作一停下来眼前就浮现的都是和外婆在一起的种种画面。

一、

在有记忆开始,外婆就一直在照顾我,尤其是每到冬天和夏天,我都会到外婆家住上一阵,我很喜欢在外婆老家的日子,外婆会做一桌好吃的饭菜,也特别知道我的口味,以至于我一直觉得是外婆打造了我的味蕾。印象里的那些青团、豆瓣酱、红薯粥、红烧鸡、冰镇西瓜、糯米玉米、丰水梨、粽子,都是童年抹去不的味道。

印象里,外婆总有做不完的家务活儿,从做饭、打扫卫生、晒粮食、喂家禽、剥玉米、剪兔毛、养蚕等等,她是那一代贤惠持家的典型的中国妇女,男人在外谋生,自己用肩膀扛起了一家多口人的温饱和生活。

外婆也有一种发自心底的善良和与世无争,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也不容易和别人起冲突,外公的脾气不好,也很喜欢喝醉酒,喝醉时偶尔也会打骂外婆,舅舅们都看不下去经常责备外公,而外婆总也是选择原谅,虽然痛苦但还是用爱去答复这个世界 - 照顾外公,照顾整个家。她身上集合了中国传统劳动妇女的诸多美好的品质。

阅读全文 »

一、流水账

2021年,原本以为将会是世界重新回归到正常轨道的一年,可谁曾想到上半年的欣欣向荣终究被delta和奥密克戎两拨变异病毒继续撕裂着,疫情对生活和对世界的创伤依旧在进行着。

但这一年对个人而言,人生又仿佛进入了可控的节奏里,之前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创伤逐渐被平复,新的工作也给到自己久违的充实感。家庭中完成了在北京安家的目标,虽然对于自由这件事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已经一点一点在接近了。

照例总结下流水账,梳理下这一年的得失。

一月

一月的开头很魔幻,元旦假期本平静祥和,但在元旦期间在网上看了眼附近的小区房价,越来越不安,原因在于其看房量和成交速度都超乎寻常地快,一问中介,说是这波从11月底开始的上涨已经快成趋势了,于是果断用既往一点研究的知识判断 —— 该下手了,不然又会被甩下车。虽然小慧慧起初觉得这个想法很冒险,但面对百万的资金缺口我还是相信可以有办法解决。真正下手的时候参考了几个因素:1. 能够够得上属于中上的小学学区 2. 上班交通还算方便 3. 房子不能太老太破,方便出租。在看了十套左右的房子后,看上了一套央产小院的一楼房子,虽在一楼但没有遮挡,光照装修都很不错,于是两天时间就出手了。签完合同的时候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不敢相信的问小慧慧:“这就买房了?”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