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去年整理了下手头的信用卡,感觉使用轻松了很多,这一年又探索了境外信用卡的路子,顿觉思路开阔不少,总的来说境外信用卡更加务实,收益方面至少有1%的cash back打底,着实觉得那些主要目的是攒里程的卡不香了:1%的cash back等同于4.8:1的航空里程比例,这个比例国内除了当年的浦发AE白恐怕没有能比得过的,但无奈浦发AE也已经跌落神坛。

权益方面的要求还是和去年类似:

  • 接送机/高铁:一年可能至少需要5-6次
  • 酒店权益:一年至少带孩子出行2次
  • 挂号导诊:难免生小病,至少也有个3-4次
  • 延误险:至少4小时赔付,里程票最好也能赔付
  • 里程兑换,目前手头的卡大概是12:1(不是很追求了)
阅读全文 »

阅读了《魔法岁月》这本书,主要讲了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和我们作为父母要如何与之相处,摘录重点如下:

  • 心理健康的最高水平,是一个人能够运用他的材质解决他自身的问题和所处社会的问题,还包括一套稳定和完整的价值体系。
  • 焦虑是孩子在应对危险时采取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准备,每个孩子都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抵御危险和保护自己。
  • 婴儿早起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是母亲,母亲代表着这个世界,婴儿对母亲产生的依恋也是排他和独占的。从婴儿发现父母是自己之外的另一个起,他便开始了大量的学习。
  • 宝宝对各种东西的主动摆弄对于他发现和熟悉周围的世界是绝对必要的。孩子排便天然是焦虑的,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要有耐心,并且我们无法想象孩子对于抽水马桶的恐惧。
阅读全文 »

在投资理财上,2020是非常魔幻的一年,魔幻在年初以为自己快破产了,年尾的时候发现投资收益却又是历史最高。这一年投资的规模是真正上来了,能够感受到绝对收益和规模的关系,投资中最最重要的还是本金的规模和本金的安全,其次再谈论收益率多高才有意义。

这一年市场趋势:
上证指数:3085 -> 3414(+10.7%)
恒生指数:28543 -> 27231(-4.6%)
标普指数:3230 -> 3756(16.3%)

三个市场均匀分布作为收益基线为:+7.47%,但其实20年是一个极不均衡的市场,优质资产被抬到比较高的位置,看着两个指数就知道了:
沪深300指数:4096 -> 5211(+27.2%)
纳斯达克指数:8972 -> 12888(+43.6%)

因此今年的收益基线需要再平均上这两类指数才是:+18.6%

阅读全文 »

一、流水账

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了,2020这魔幻的一年,回想起来这一年可以有好多个主题,因为经历太复杂了:从年初突然而来的疫情,到年中浑浑噩噩地工作,以及第三季度痛苦的纠结,到年底的决绝和奔向新的职场阶段,总的来说是获得大于失去,欣慰大于痛苦,也是时候坐下来盘点这一点的点点滴滴。

一月

一月的开头依旧从罗胖的跨年演讲开始,这一次的演讲精彩不如往届,但我记得了一句话,这句话在之后的一年里一直在脑海中萦绕,指导我做出了很多选择 —— 是说有人问大师贝律铭,他这一生设计了很多有争议的建筑,而他好像却总是不在意这些争议,有人问他为什么,大师说:『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之中』。我如被shock到一般:我们没有办法和别人比较,每个人的起点和情况是不一样的,我只是要focus如何解决我自己的问题,只有解决我自己的问题后,才能够再说别人的问题、大众的问题,在那之前我根本无暇顾及别人对我的评价、对我的看法。

一月,依旧去了微信公开课,这次公开课给我的感觉是:微信也没有新idea了,但不可否认他仍然是这个移动时代最牛的流量入口和最克制的产品了。这个月因为一些神奇的原因也迅速在苏州买了一套房,各方面很是满意,殊不知后面扑面而来的疫情。

阅读全文 »

拜读了张磊老师的《价值》,其实这本书完全没必要写这么厚,其中的道理也是反复在说,记录下几点印象深刻的吧。

  • 价值投资一定是研究驱动的,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趋势和市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研究像高瓴这样的投资机构的标的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捷径。)
  • 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就是不断动态变化的护城河。持续不断疯狂创造价值的企业家精神,才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护城河。
  • 对于投资人来说,看人就是最大的风控,这比财务上的风控更加重要,只要人选对了,风险自然就小了。
  • 如果说价值投资的出发点是发现价值的话,其落脚点应该是创造价值。
  • 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是相对于周期性思维和机会主义而言的,核心是反套利、反投机、反零和游戏、反博弈思维。
  • 三个投资哲学: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三把火理论:人生中只有火烧不掉的东西才重要,即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而支撑的是一个人理性的好奇、诚实与独立。
  • 选择投资的方式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的方式,出发点是你自己的内心,选择的是能够让你有幸福感的东西。
  • 一个卓越的创业组织最好的状态就是年轻的状态,依靠内生的组织力,没有包袱、满是憧憬、不假思索、以始为终。
  • 科技不是颠覆的力量,而是一种和谐再造的力量。哑铃理论:一端是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一端是新经济领域的创新渗透,中间是提供解决方案的资本。
  • 世界上本就没有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分野,优秀的企业总会及时、有效地使用一切先进生产要素来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增长。
  • 真正的重仓中国,就是要帮助中国制造业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型升级。
阅读全文 »

时常想,如果今天的路是昨天那个懵懂的我成就的,那未来的路得是由今天的我来成就。最近系统地思考了下我该拿什么去面对未来的十年。在价值投资界,一句至理名言是:好行业、好公司、好投资:

  • 好行业,就是能够让你看得到未来的行业,它的市场足够大,集中度高,且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在A股市场,白酒、白电、保险、龙头制造业等具备这样的特点。
  • 好公司,就是这个行业里的头部玩家,公司经营稳定,效率高,利润能够维持在较高水平,最好不是非常显著的周期股。
  • 好投资,意味着要在股价低点去投,这个其实很难,能够做到的是:1. 不去碰显著高估的股票(公司高速增长带来的短时高估可以考虑)。2. 好公司要坚持买入,一次买不到好价格,多买几次就可以买到了。

带着这样的思路,我思考: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我安心去到下一个十年呢?大概有这几种吧:

  1. 相信经过市场和时间检验的明星基金经理,并把钱放心地交给他们。这部分大概占仓位的40%,预期收益率20%。
  2. 买入好行业的好公司的股票并长期持有,这些股票是即使跌停都能够安心睡着的股票,不需要天天盯盘,只需要有闲钱、看到大跌勇敢买入就好,这部分大概占40%,预期收益率25%。
  3. 低风险和现金,重要的还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储备大概20%左右的现金流,以备随时能够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能够放心大胆地捡低价筹码,预估收益率3%。
阅读全文 »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闪电式扩张优先考虑速度而非效率。闪电式扩张即是进攻又是防守,通过闪电式扩张可以让公司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闪电式扩张有三种关键方法:

  1. 商业模式创新
    四个关键的增长因素:市场规模有多大,推广是否有效,潜在高毛利率是否能保证,是否能利用网络效应。

    两个限制增长的障碍:缺乏产品市场的匹配性,运营不可持续扩张。

    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

    • 数字业务优于实体业务
    • 平台模式
    • 免费或者免费再增值模式
    • 建立一个交易的市场
    • 订购/会员模式
    • 售卖数字商品
    • 信息流和消息推送模式
阅读全文 »

深度工作(Deep Work)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相反,浮浅工作(Shallow Work)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展开。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新的价值,且容易复制。

在极度浮浅的状态下度过足够的时间,将永久性降低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新经济形势下,赢家需要具备以下两种核心能力: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工作质量和效率都达到精英水平的能力。而这两种核心能力依赖于深度工作的能力。深度工作将助你迅速掌握困难事物和实现精英级产出。

阅读全文 »

我以前觉得人生就是很严肃、很认真的,需要深思熟虑过后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走,这本书给了我另一个视角: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你要的不是获胜,而是让这个游戏持续下去,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不断拓展游戏的边界。于是我想起了一连串的人:马斯克、马云、巴菲特、本杰明富兰克林,他们都是游戏的创造者,他们信奉的也是不离开游戏,让这个游戏一直继续下去。

阅读全文 »

这本书其实过于标题党了,其实书中的主要精髓是探索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秘密以及高速增长背后必然要面对的一些挑战,总结如下:

  1. 货币的本质是债务,贷款总量决定了存款总量。
  2. 有效投资率是考察一个经济体健康度的指标。对于良性发展的经济体,其过剩产能下降,资本逐渐积累,并为进一步的经济活动提供帮助;而对于资本分配发生扭曲的市场(预期错判或者政府意志),出现大量低效或无效投资,往往造成的后果是过剩产能上升,而且债务总额飞涨。通过对违约债务的清算,过剩产能被消灭,经济危机到来。经济体开始重新进行资源整合和分配,开始新一轮的增长。这是正常的经济周期规律。
  3. 对于后进经济体而言,发展来自于依靠出口进行资本的输入和积累,这个过程是轻松的,增速远超其学习的发达国家,这样的增长往往面临着更严重的预期错判,同时叠加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往往火上浇油,造成了资本分配的巨大扭曲,也就产生了天量的巨债和过剩产能。
  4. 美国等经济体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创新驱动经济才是良策,美国的创新在大量行业丢失外流的情况下,仍然有能力创造出足够多的发展机会。
  5. 如果一个国家在金融危机期间遭遇的不是国内流动性的缺乏,而是国家流动性的缺乏,该国的中央银行即无力回天。
  6. 消费本身不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本质含义是一个经济体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而消费是对这个经济体生产出来的产出的消耗,与下一期该经济体能否拥有更大的产出无关;唯有投资,亦即人均资本存量的提升,才有可能扩张该经济体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7. 大约 70% 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营现金流不足以还本付息,而它们却从来没有出现一次违约。但这并不是好事,说明这一体系没有能力对宝贵的信贷资源进行最优配置,是中国过剩产能(含制造业与基础设施)与债务杠杆率双双快速飙升背后的体制性因素。
阅读全文 »